当盛夏时节的第一缕晨光洒向大地
穿过教学楼两侧镂空的走廊
攀上图书馆外墙的立柱
洒向鸟语花香的迎新大道
唤醒科大湖中央的黑天鹅——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新的一天就此开启,
陕西科技大学在清新隽永的诗意中
开启了建校以来的第66个年头。
科大“怀古诗”,思古咏今骋情怀
时光列车启动,长达66年的旅途
从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
“北京轻工业学院”荣耀出发,
踏上西迁的隆隆铁流,
“西北轻工业学院”于渭水之畔搏击风浪;
最终,这座学府深深扎根在古城西安,
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轻工业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时期
如今的陕科大
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
陕科大一次次破解难题、勇闯难关
以勇毅果敢的方式傲然生长,
入围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
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孕育英才18万,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
立下赫赫功勋。
2017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之际,
陕科大制定了
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吹遍科大校园,
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2018-2024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
骎骎日上,实现“六连升”,
不仅“奠基期”蓝图圆满收官,
“复兴期”也实现了“开门红”。
如果说波澜壮阔的校史是一首诗,
那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
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便凝聚成了拼搏向上的“诗意”,
为代代科大人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生生不息。
科大“田园诗”,笔墨难描景如画
你可曾邂逅长安的暮鼓晨钟,
可曾流连于科大的四时风景?
在这里,
一季有一季的浪漫,一时有一时的精彩
岁月迁延,步步成诗。
“樱桃花葳蕤,香雨红霏霏”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树树繁花,温柔点亮了科大的春
柔风捎来春信,细雨滋润心田
这一季“诗意”,
是复苏的万物,是满眼的生机,
也是新学期与好友重逢校园的欣喜心绪。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热烈阳光和清凉暑雨,交替织成了长安城的夏天
当下,正是科大校园最明媚的季节
绿荫红墙沐浴未央风雨,
满池芙蓉汲取古城晨光。
“校园开放日”如火如荼,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中,轻工业发展脉络邀你驻足观赏
十余个美味餐厅,准备好奉上“舌尖盛宴”
人文楼上,更有热情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的老师
每一颗对陕科大念念不忘的心,
都将在这里得到回响!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秋季总被文人墨客赋予了太多伤感
而科大的新秋却是许多故事的开篇
凉风洗濯出高远的蓝天,
秋阳与银杏叶铺成地毯,落满校园
新生好奇的视线顺着光照来的方向攀延,
校园一步一景,如诗如画,
定格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初见、最美的秋天。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有人说雪花一落,西安就变成了长安
长安城里的陕科大,也美得像一幅水墨画
树枝分割了光影变幻的天空
平整的雪地留下点点脚印
科大湖宛如一块晶莹的宝石
积雪下的花草正在韬光养晦,
等待着一声春雷炸响,破土而出……
科大“言志诗”,再擎妙笔写鸿篇
回首过往,熔铸辉煌;
展望未来,重任在肩。
近年来,陕科大办学成绩频传捷报:
学科生态体系进一步优化——
完成新一轮学科专业暨学院调整,
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1个学科列为优先发展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7个;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数量增至4个;
人才培育成果斐然——
2023年,“皮革工程教师团队”
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化工学科带头人吕剑特聘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本科生深造率达到33%;
科技创新扎实推进——
科研到位经费总量增势强劲,
获批教育部“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入选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位居“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第16位。
光阴代笔,岁月作诗
将陕科大写成诗,
风雨兼程、弦歌不辍,
满溢着“三创两迁”的力量
用诗意打开陕科大,
书生意气、鲜衣怒马,
成就了“至诚至博”的诗篇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对66岁的陕西科技大学
道一声“生日快乐”,
来日相约一起漫步在科大校园,
看尽长安秋色、云舒云卷!
最近回了很多帖子,都没人理我!http://0npab.01q8mqw.cn/
名称(*)
邮箱(*)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