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养
- 2024/11/05
- 180条评论
- 386次阅读
10月27日上午,由澳大利亚法学院院长联合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澳法学院院长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幕。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等五十余所大学的法学院院长,共同探讨法学教育的前沿问题。我校法学院院长尹飞教授应邀出席。
尹飞在第一阶段以“大陆法系背景下的法律实践教学——中央财经大学的探索”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Therese Wilson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担任本阶段会议主持人。
尹飞强调,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两大法系成文法与判例法的传统、法律思维的基本方式,他分别分析了美国法学教育中的诊所教育和德国法以“案例研习+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他认为,鉴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的强制代理,刑事责任涵盖行政处罚、行政处罚通过诉讼方式作出,辩诉交易的广泛适用,法院在出庭资格上的自由裁量权等条件在我国目前基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诊所教育在我国尚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考虑到我国法律体系和基本思维方式上特殊性,有必要充分借鉴德国法学教育的经验,立足我国实践开展实践教学。他详细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以法学一级学科为基础,以财经法学传授为特色,以经济管理知识学习为补充,通过五大课程模块突出财经特色、强化应用能力,夯实专业基础与塑造法律思维并重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对其中的实例研习模块、职业能力塑造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展示。他还对中央财经大学“实践基地”“实践课程”“实践导师”三位一体的“嵌入化”实训实习模式进行了全面介绍,并指出,以“全员覆盖、分类引导、重点布局、闭合管理”为目标,中央财经大学已经建成以1个国家级核心基地为中心,以20个专门性基地为平台,6个跨学科基地为支撑的多层次、复合型、专业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群,构建了“案例研习+实训+实习”的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他认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必须正视财经领域全面法治化对于财经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法学院不仅在培养更多社会律师、政府律师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于公司律师的培养,更要培养大批具有法治思维的财经精英。正是从这一发展趋势出发,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明确把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具备现代法治理念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务操作要领,熟悉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和实务运作的高层次财经领域法治人才和行业精英”。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实践教学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公法私法基本功的训练,在努力培养上要纠纷解决和纠纷预防并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努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尹飞认为,这对于学生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法律适用能力的要求更高,从而导致实践教学地位的进一步凸显。这就要求法学院在实践教学中更基础,更强调对于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法律的基本构架和内在逻辑的把握;更人文,更强调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和人文关怀。
会议期间,尹飞还与中澳各知名法学院院长就相关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全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