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为青年科技人才雪中送炭,三十年点亮近三千颗“科技新星”

2023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走入第30个年头,2977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该计划支持下成长起来,其中包括13位两院院士。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计划是北京地区持续实施时间最长、在科技界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品牌,一代代“科技之星”已经在科研攻坚、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创造了突出成绩。


提供科研探索“第一桶金”


1993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启动,每年选拔30名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骨干,一次性给予每人20万元左右的经费支持。现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赵春江,曾入选第三批“科技新星”,这是他科研生涯中独立申请到的第一笔科研项目经费。


“要帮助青年人才成长,为他们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很重要,正是这‘第一桶金’,保障了我有条不紊地安排后续长达几年的科研工作。”赵春江感慨,在此基础上,他陆续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一步步打开了局面,‘科技新星’这个称号,与我个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关联。”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科技新星”计划还支持入选者自我提升。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的陈益强,2005年入选时特意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英语学习和学术交流,“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对未来发展的意义重大。”


推动“最强大脑”跨界合作


与常见科研基金的项目制支持方式不同,“科技新星”的培养为“一次入选、周期培养、终身服务”。该项目为入选者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主题调研、政策沙龙等活动,“新星”可以扩大“朋友圈”,产出重大科研创新。2012年起,该计划增设了交叉合作课题,最高给予5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推动了300余项“新星”间的交叉融合创新合作。


提供早期支持、看重科研潜力,是“科技新星”支持工作的一大特点。这个平台几乎集纳了全部科研门类,成为青年人才科研起步阶段的“播种机”和“助推器”。“我主要的科研方向是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领域,现在回忆起来,就是年轻时打下的基础。”陈益强说。2021年,他与一位医学领域“新星”申报了交叉合作课题,利用人机混合智能驱动,对围手术期老年脑功能综合监测及干预方法展开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超过96%“科技新星”扎根北京


30年来,“科技新星”计划先后支持了2977名青年人才,入选人员平均年龄33.11岁,超过10%的入选人员为30岁以下的“超新星”。他们中走出了13位两院院士,324人获得国家“杰青”“优青”基金,1679人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还有多人成长为知名高校校长、医院院长、企业主要创始人和核心管理者等。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超过96%的“科技新星”始终稳定扎根北京,体现了北京的创新创业环境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高黏性。他们的科研成果在京实现技术转让880项,转让金额142.5亿元;创办企业182家,融资超125亿元,市值超千亿元。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