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表决通过将于2024年3月1日施行 北京亦庄高精尖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1月2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3月1日施行,是北京市关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规。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条例》的立法背景、意义、立法过程、核心条款、特色亮点和贯彻落实举措。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北京经开区将迎来哪些高质量发展机遇?在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又将如何布局?

  七十六条6大亮点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作为一项重要的法规,无疑为北京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宏诚创新董事长田川表示,《条例》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的技术领域;同时还强调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主任孟繁华介绍,《条例》是一个以促进创新为基调的地方性法规,能敞开的口子应开尽开,没有设法律责任,没有罚则,主要是把这些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试点政策、成熟的经验做法,以法规性文件的形式进行固化定型。

  《条例》共七章七十六条,分为总则、战略规划与建设布局、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创新生态、国际开放合作、附则七个部分,明确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

  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原则、领导体制;明确战略规划与建设布局;明确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动支持措施;明确创新人才支持措施;明确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明确加强国际开放合作规定……《条例》明确了6大亮点内容。其颁布实施,将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高质量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年度目标100%完成

  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173项

  “2023年,经开区共承担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12项工作任务和22项重点项目,年度目标100%完成。”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围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创新生态,推动创新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

  积极推进“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经开区深化与“三城”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强化与中科院全面合作,落地中科网威、中科源芯等优势项目,用好国科科仪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国科装备扫描电镜等高端装备项目落地。2023年共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173项。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经开区加大创新企业梯队培育力度,制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十条”,分批遴选500家企业进入“初创型企业储备培育库”,国高新企业突破2100家,每万户企业国高新数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8家,在全国经开区中保持领先。高水平推进“白菜心工程”实施,实现20项关键技术突破,完成18项关键工艺、设备研发。布局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超420家。

  不断完善产业金融赋能体系。经开区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形成“1+6+N”产业金融体系。发挥科创专项资金效能,采用股权投资形式支持衍微科技等10家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持续完善企业上市服务体系,高效助推区内企业挂牌上市发展,实现北交所上市企业“零突破”,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全市排名前三。

  全面优化创新人才服务体系。经开区出台“人才十条”2.0政策,设立10亿元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打造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创新高地。2023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83家,新进站博士后49人,同比增长58.1%。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条例》系统的、持续的法制保障护航下,经开区如何紧抓机遇,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早已指明方向:

  2024年,经开区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以创新成果转化为抓手、以优势企业培育为根本、以创新要素赋能为保障、以应用场景落地为牵引,打造“创新引领、协同联动、市场驱动、生态保障、场景示范”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最优承载地,有力支撑“三城”外溢科技成果在京落地。

  经开区将全要素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白菜心”工程布局力度,突破一批战略性引领性技术,形成不少于10项前沿创新成果。全链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强化与“三城”协同创新,共建融合发展机制,组建成果转化联合体,力争全年实现“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70项以上。同时将全过程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全周期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全方位打造创新人才发展高地,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实现北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亦庄贡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人大代表说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阮忠奎: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谈及《条例》,阮忠奎说,“已经把《条例》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长期来看,《条例》不仅将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强大合力。”

  2023年,京城机电在践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大攻关力度,解决了一批国家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力度,通过股权激励等举措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随着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掣肘企业发展。《条例》正是瞄准了这些痛点、难点,从立法层面推进探索前瞻性创新制度,比如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等方面,都提供了法律支撑。”阮忠奎认为,《条例》的发布可谓恰逢其时,尤其是给国有企业打造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以此为良好开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希望能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条例》的稳稳落地,让企业、产业在科技创新发展路上能蹄疾步稳,助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北京市人大代表辛利军:

  经过两天的认真学习,辛利军认为:“《条例》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内容都非常务实、详尽,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护航,精准指引了方向。”

  “《条例》在宏观层面包含创新人才、创新生态、国际开放合作等方方面面,在细节上又包含对人才的激励与服务,乃至科技创新容错机制等……”细数《条例》的内容,辛利军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信心倍增,“尤其对京东、美团这样的高新技术服务业企业,《条例》都有适合企业发展的、满足企业研发需求的实实在在的支持。我相信,在《条例》的指引下,北京市一定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好成绩。”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