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信息
- 2024/09/23
- 328条评论
- 293次阅读
4月10日,由社会与心理学院承办的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项目“怪诞行为学: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系列讲座拉开帷幕。本次系列讲座主讲人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团队,分别来自于社会与心理学院、经济学院、保险学院、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财政发展协同中心等单位。讲座在沙河校区主教408教室举行, 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辛自强教授以“讲什么人性实验”为主题进行了经济心理学研究的探讨。
讲座现场
辛自强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对人性的赞美引入对人性和理性的思考,并通过 “课堂测验”,帮助在场师生们体验了日常经济决策任务中存在的非理性错误。他指出,人脑具有两套不同的思维系统:直觉系统和分析系统;两套思维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他介绍了大脑在进化中形成的各种“模块”,如语言模块、感数模块和敌友模块等,这些“模块”能够帮助人类自动化的完成对应任务。他进一步指出,尽管大脑一直在进化,人脑进化与社会进化还是存在鸿沟。一方面,人类大脑进化缓慢,而近500年来市场与社会发展迅速且结构日趋复杂;另一方面,以往适应小社会(部落、族群)的大脑难以面对当下极度庞杂的社会现实。他以迟到者罚款研究为例,说明了“社会逻辑”与“市场逻辑”之间的矛盾性:当迟到被处以罚款时,人们的内疚反而降低,从而导致更多迟到。
辛自强结合其团队开展的两项关于经济和信任的研究,进一步介绍“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发生矛盾的原因。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是中国社会信任衰落的重要预测因素,且经济活动会破坏信任水平。其微观机制可能是由于“市场逻辑”的前提是经济人假设,强调人是理性、利己的动物,而“社会逻辑”则认为人性是善良、可靠的。正因为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的大脑还没能适应“经济人”模式,使得当前“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不断产生冲突。对此,应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双重思维系统、双重人性),全面理解人性,理解人与经济社会现实的关系。辛自强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对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展望作为结尾,强调了心理学在经济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本次系列讲座之二“你什么出身?-关于歧视经济学”将于4月24日晚18:30-20:00在沙河校区主教408教室进行,经济学院李彬将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进行精彩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