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信息
- 2024/11/07
- 112条评论
- 338次阅读
11月15日下午,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院长谈治学”讲座第一期在沙河校区7号楼成功举办,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李俊生以“论财政学的“学”与“术”——与财政发展中心的同学治学”为主题展开讲解。
讲座现场
李俊生以梁启超所写文章《学与术》为线索,阐述了“学”与“术”的区别和联系,分析当前社会背景下财政学等领域内“学”的缺失与“术”的匮乏,提出作为财政学人治学用术的责任与使命。
李俊生指出,“学”与“术”的关系在财政学中也是适用的。在现实背景下,财政领域的收支行为不只是一种经济行为,还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组织学等多种理论的实践,因此,对财政学来说,科学研究(“学”)尤为重要。我国财政领域仍存在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所言两大弊端——“学与术相混”和“学与术相离”,李俊生教授用当前普遍受外界因素制约的学术风气说明“学”与“术”混作一谈的危害,并以房产税、所得税、物权等多个例子说明基础原理的重要性以及“学”与“术”间联系的根本价值。
谈到当前主流财政理论对“学”的缺失和财政大家们对“术”的匮乏问题。李俊生教授指出,我国当前将财政学归为应用经济学的子类,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财政学的真实内涵,而这一误解最初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Musgrave将经济学方法引入财政学研究中。他鼓励同学们学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Ostrom的研究方法,即依据实例、严谨论证,并以光伏政策、新能源政策、雾霾治理、车牌管制等多个例子说明。他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总结规律,其以Montesquieu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及“国家规模决定国家整体”的观点为基础指出,蒙古族之所以没能在欧洲建立起长久统治正是由于其不知治国之“术”,更无谓所“学”。
李俊生教授认为,财政学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构建真正科学的财政理论,专心于“学”,并用之于“术”。他提倡向胡适等上世纪学术大家学习,恪守学术原则,严谨治学,并向同学们推荐了《学与术》、《南渡北归》、《人类简史》、《讲谈社》等书籍,希望同学们能从跨学科的角度学习,储备多方面知识。